这首诗作于乾隆二十九年 (甲申,1764年),这时距平定天山以南(清代又称回部)大小和卓的叛乱已经过去了五年。乾隆帝面对着由阿克苏进贡来的桑椹,不由得想起每年五月是阿克苏桑椹成熟的时节。给人恩惠的桑椹来自遥远的西域,《尔雅》一书曾有记载。原来传说桑椹只有乌和白两种,当你看到阿克苏丹红的桑椹一定会惊讶称奇。《神异经》说“东方有桑椹长三尺五寸”,阿克苏的大桑椹个大肥硕。果实累累,笑对世人,甘甜可口,供人鼓腮嚼食。桑椹进宫是很不容易的,分发给上朝的百官品尝。大家含在嘴里,比喻其味如樱桃,似甘蔗。乾隆帝告诉百官说,可别小看这小小的桑椹,当年可是平叛大军的应急干粮啊!并在诗末自注:“我师平回部时,所过桑椹丰穟甘美,远逾腹地,营中恒佐军食,士卒采摘风戾(即风吹干),兼足资糗糒(即干粮)之储,至今传为盛事。”乾隆帝写诗赞美小小的桑椹,在统一西域的战争中解决了部分军粮供给的严峻问题。 桑椹不仅在战争中可以作为军队的应急干粮之用,更是在桑椹成熟的时节中成为当地百姓改善口味的一种佳肴。道光二十五年(1845年)上半年,流放到伊犁的林则徐奉命赴南疆勘地,历经喀喇沙尔(今焉耆)、库车、阿克苏、乌什、叶尔羌(今莎车)、喀什噶尔、英吉沙、和阗(今和田),走遍南疆八大城。写下吟咏风情的《回疆竹枝词三十首》,其中之十九首写道:桑椹才肥杏又黄,甜瓜沙枣亦糇粮。村村绝少炊烟起,冷饼盈怀唤作馕。 林则徐说,初夏的桑椹、杏子,夏秋的甜瓜、沙枣,都是维吾尔族人当作佳肴的食品。 桑椹为粮已经成为了过去,如今每年桑椹成熟,作为一年中的早熟水果供人们品尝,更多的是被制成了桑椹果酒,它可以补肝益肾,滋阴养血,成了对人们身体有益的保健品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