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GLISH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桑椹典故
您现在的位置: 句容市东方紫酒业有限公司 >> 紫酒文化 >> 桑椹典故 >> 正文

 



从内地传入新疆的桑椹
0

新疆的栽桑养蚕法,是随着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而从祖国内地传入的。唐玄奘在《大唐西域记》中的“瞿萨旦那国”(即今和田)条中,就记载了蚕桑公主的传说:东国公主出嫁这里时,将蚕桑的种子藏在头发中,秘密带来,“阳春告始,乃植其桑。蚕月既临,复事采养。自此厥后,桑树连荫。蚕蛾飞尽,乃得治茧”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中也有相似的记载,并且被千年后出土的木板画得到了证实。而桑椹的食用功效,尚未引起今人的重视。


在内地,东汉末年人崔寔著有时序指导书《四时月令》,其中谈到三月,“冬谷或尽,椹麦未熟,乃顺阳布德,振赡穷乏。”把桑椹看得和麦子一样重要。认为椹麦未熟是春荒最严重的时期,所以告诫地方官和大地主要注意赈灾,免得出大问题。言下之意,只要桑椹熟了,春荒就可以度过去了。桑椹对于民食的重要性可以想象。三国时期,由于连年战乱,以致粮荒严重。《三国志》在魏武帝纪中引《魏书》说:“袁绍在河北,军人仰食桑椹。”依靠桑椹来解决军粮,并不止袁绍一家,贾逵传引《魏略·杨沛传》说:“太祖(指曹操)为兖州刺史,西迎天子(指汉献帝),所将千余人皆无粮。过新郑,沛谒见,乃进干椹,太祖乃喜。”可见曹操的军队也曾依靠桑椹。但桑椹毕竟有限,所以有远见的曹操以屯田来从根本上解决军粮问题。

在新疆,清代乾隆年间统一新疆的战争中,桑椹一度作为救急军粮,发挥了重要作用。请看乾隆帝的《阿克苏桑椹熟,因成八韵咏事》(甲申):嫩条阿克苏初移,结实仍当夏五时。食椹殊方迁献椹,曰栀尔雅讵为栀。只传乌白原恒有,讶见丹红实出奇。诡异宁同尺以计,硕魁真比寸犹欺。迎眸磊落诚轩意,可口甘芳孰朵颐。鲜进凤闱欣远奠,熟颁鹭序沐恩滋。衔残漫拟樱桃诮,解热奚劳甘蔗随。分赐莫将容易看,洸洸曾用济王师。

[1] [2]  下一页

  • 上一个文章:
  • 下一个文章:
  •  

    版权所有© 句容市东方紫酒业有限公司 苏ICP备09092049号 全国招商电话:400 6900 896 北京营销中心:北京市通州区水仙西路99号3层